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
今天是

奏响脱贫奔小康的时代强音 ——柞水县“三比一提升”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日期:2019-09-25 13:54:32
23549
发表于陕西

9月的柞水,凉风习习,秋雨绵绵。可是全县上下在开展“比责任落实、比尽锐出战、比精准举措,提升脱贫质量”的“三比一提升”行动中,“比学赶超”的氛围却愈发浓厚。唱响决战“三部曲”、众志成城“摘穷帽”、攻坚克难“拔穷根”已经成为脱贫决战时期16万柞水人民最为豪迈的誓言。

责任落实

奏响“定责问效”奋进曲

“责任落实是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是推动年度脱贫任务全面高质量完成的关键和基础。要在压紧压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上下功夫,通过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确保全县今年整体脱贫摘帽。”9月9日,在全县开展脱贫攻坚“三比一提升”行动部署会上,柞水县委书记陈璇坚定地说。

柞水县全面压实“三级书记”抓脱贫的政治责任,强化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压实压牢部门、镇(街道)、村组的具体责任和各帮扶人的帮扶责任,形成了县委县政府领导主抓、人大监督、政协评估和常委包片、副县长“管条”,共同协作的工作机制。此外,柞水县还将全县按镇(街道)划分为9个战区,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和7名县委常委担任指挥长,20多名副县级领导和各镇(街道)负责人担任副指挥长,与各战区及行业部门签订军令状,全面压实各级责任。

与此同时,柞水县从行业部门抽调38名业务骨干,组成9个尖刀班,一对一下沉到9个镇(街道),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577”脱贫标准,拉网式发现问题、严标准查漏补缺、全链条推进落实、零容忍追责问责,真正以动真碰硬的工作作风倒逼工作高质量落实;同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职能,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牵头成立两个高规格督查组,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暗访,现场签发督查交办单,跟踪督办、限期整改,倒逼各镇(街道)、各部门提升工作质量、加快工作节奏。

驻村担任下梁镇四新村第一书记已经3年的干部王力,在谈到脱贫攻坚工作时十分严肃地说:“县上主要领导几乎每天都会下乡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尖刀班也经常不定期地进村入户明察暗访查找工作上的不足,所以,我们驻村工作队队员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不敢有丝毫懈怠。”

压力产生动力,动力换来战斗力。通过责任的夯实,柞水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手里有任务”,推动了各项工作往实里走、往精里走、往优里走。

尽锐出战

奏响“结亲帮扶”同心曲

扶贫干部工作实不实,关系着国家扶贫政策能否落实,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

9月16日一大早,柞水县营盘镇龙潭村第一书记王礼鹏接到一个急促的电话,电话那头,贫困群众宋开详焦急地告诉他自家屋后出现滑坡,随时会发生危险。挂断电话,王礼鹏立即组织群众赶往受灾现场,经过半天的努力,最终排除了险情。像王礼鹏一样,帮扶干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的场景每天都在柞水上演。

在贫困群众眼中,驻村帮扶干部既是解忧解困的“贴心人”,又是产业致富的“引航人”。

龙潭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高寒边远贫困村,走出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是王礼鹏担任第一书记后的头等大事。

为实现村民的快速稳定增收,王礼鹏与村“四支队伍”一起多次召开研判会,逐户研判每户短中长期产业发展计划,鼓励在家有能力的贫困户发展产业。目前,龙潭村先后盘活闲置土地150亩,建成集药材种植、香菇栽培、蜜蜂养殖为一体的沙沟产业园,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了产业全覆盖。此外,沙沟产业园还同26户贫困户签订务工合同,解决了26名贫困群众的就业岗位,贫困群众实现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如何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柞水县坚持选育并举、管用结合的方针,整合“四支队伍”力量,发挥 “四支队伍”作用,确保选得准、配得硬、下得去、干得好。

该县选派47名科级及以上干部和3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79个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将233名素质过硬、作风扎实的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一线,强化了脱贫攻坚驻村力量;健全完善《“四支队伍”管理考核办法》,制定出台了《驻村工作十条纪律》、《六项制度》和《关爱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十项措施》,激励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精准举措

奏响“扶贫实效”主题曲

只有开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

2015年,曹坪镇马房湾村村民朱立印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当看到村里和自己年纪相仿的村民要么外出务工,要么发展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时,他总是唉声叹气:“我身体有残疾,打工没人要,很多活也干不成,想做点小生意,既没本钱,又没技术,真是难啊!”

2017年,为了壮大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马房湾村大力发展木耳种植产业。在此过程中,针对村里部分贫困群众缺乏前期启动资金的难题,马房湾村创新推行了“借袋还耳”和“借棚还耳”的发展模式,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企业签订合同,贫困户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借袋还耳”协议,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贫困群众免费提供木耳菌袋,并帮他们种植大棚。每季木耳采摘结束后,贫困户将成品木耳上交村上统一销售,村集体经济组织扣除借袋成本后,再将钱返还贫困群众。这样一来,贫困群众不用出资金就能参与木耳产业发展。

今年,借助“双借双还”的模式,朱立印成功种植挂袋木耳21280袋。谈起如今的生活,他憨厚而又自信地笑着说:“现在不用自己投钱就能做事。在家门口种木耳,不用出大力,菌包下地和采摘的时候请两个人帮忙,技术员和扶贫干部还经常上门指导种植方法。除去成本外,我种植木耳一年毛收入就有25500多元,今年肯定能脱贫!”

目前,柞水县800多户贫困户通过“借袋还耳”方式栽植木耳400万袋,预计年底可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230户群众通过“借棚还耳”方式承包木耳大棚,预计年底可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

据了解,该县在创新推行“借袋还耳”“借棚还耳”“借苗还药”模式的同时,还创新“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模式和“六型联结、三七分配”机制,针对贫困群众不同情况,推出三资股份、租赁分包、产业领养、劳务用工、产品订单、开展服务“六大增收套餐”,将收益的70%用于贫困户分红、30%作为村集体资产,实现了贫困群众和经营主体联股联利联心。


本文来源:陕西日报作者:记者 屈荔鹏

我要说两句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