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
今天是

【商洛改革说】第五期:柞水“五个聚焦”助力脱贫劳动力稳岗增收

来源:商洛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3-10-18 14:57:05
87601
发表于陕西

今年以来,柞水县把稳岗就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渠道,聚焦产业发展、品牌建设、劳务协作、动态监测、政策扶持五个关键环节,扎实落实稳岗就业12条举措,实现脱贫人口务工1.91万人,较上年度增长0.5%;人均工资性收入1.02万元,较上年度增长1.6%,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柞水县位于秦岭南麓,是陕西省11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全县总人口13.7万人,共有脱贫和监测人口43539人,外出务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23年,柞水县紧紧围绕“两个保持”即:“保持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政策措施整体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总体稳定”目标,聚焦产业发展、品牌建设、劳务协作、动态监测、政策扶持五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就业监测和就业帮扶机制,在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和优化劳务转移就业等方面下功夫,确保了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

聚焦产业发展 增强就业带动力

产业兴则就业稳,柞水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吸纳群众就近务工。2023年2季度,脱贫人口县内务工9710人,占脱贫人口务工总数的51.15%。一是把木耳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引擎。建成西川、金米两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木耳U型产业带,年种植木耳1.1亿袋以上,围绕“小木耳大产业”拓展了木耳汤、木耳酱、木耳挂面、木耳啤酒等高附加值木耳衍生品产业链,进一步拓宽了全县脱贫人口的就业面;二是把龙头企业作为稳定就业的压舱石。以县域工业集中区、现代休闲农业产业园为优质载体,依托盘龙药业、大西沟矿业、博隆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2500余名脱贫劳动力由农民转变为高素质产业工人,就业稳定性不断增强。三是把发展康养旅游作为促进就业的新动能。柞水先后获评“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牛背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入选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旅游产业带动482户村民开办民宿、农家乐,户均年增收10万元以上,乡村旅游成为村民的“摇钱树”。

微信图片_20231018144833.png


柞水终南山寨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夜景

聚焦品牌建设 提升就业竞争力

柞水县依托主导产业,借助苏陕协作之机,分类型、分领域精心培育发展“一主两优”特色劳务品牌,推动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一方面建强“柞水耳农”劳务品牌。柞水县充分依托木耳全产业链,建立培训基地15个、就业基地16个,成立“柞水耳农”服务中心,为耳农提供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累计培训耳农7.5万人次。当前耳农从业人员达到1.05万人,“柞水耳农”成为柞水人就业的“金名片”和“质量认证”;另一方面培优苏陕协作劳务品牌。柞水县投入苏陕协作资金160万元,引进人力资源企业、技能培训学校合力培育“柞水汽配工”“柞水缝纫工”两个苏陕协作劳务品牌。围绕技能培训、劳务输出、跟踪服务三个渠道打造全链条就业服务保障体系,每年培训输出3500余人从事汽车制造和服装加工行业。

微信图片_20231018144836.png

“柞水耳农”技能培训

聚焦劳务协作 激发就业驱动力

柞水县借助东西部劳务协作东风,积极搭建劳务协作平台,深化劳务协作机制,让务工人员求职有门路,权益有保障。一是“实打实”对接合作。当前柞水与高淳区、盱眙县、宁海县、杨凌区、莲湖区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双方围绕信息共享、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社会实践、权益保障建立了常态化衔接沟通和业务对接机制。今年两地人力资源企业开展劳务协作交流5次,推送就业岗位1.8万个,援助培训设备20台;二是“点对点”劳务输出。采取招聘下乡、送岗入户、直播带岗等方式为全县劳动力提供了更多外出务工和培训机会,2023年以来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2场次,累计“点对点”专车输送农民工468人。通过苏陕劳务协作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0人,其中帮助脱贫人口转移就业338人;三是“心贴心”跟踪服务。柞水县在浙江宁波成立了“柞水驻浙江农民工党支部”,在江苏南京、高淳、苏州等地建立“劳务工作站”,为柞水籍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劳动维权以及就业服务。2022年春节期间,各劳务工作站协助用人企业支付柞水籍务工人员工资26万元,发放慰问品8万元,专车组织105人返乡,务工者即使远离家乡也能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

微信图片_20231018144838.png

柞水县驻苏州吴江劳务工作站揭牌

聚焦动态监测 凝聚就业向心力

柞水县完善就业帮扶和数据动态管理长效机制,紧扣“四个环节”靶向施策,做到脱贫人口失业早发现、早帮扶。2023年上半年返乡脱贫劳动力4961人,帮扶就业4213人,技能培训570人,真正让就业服务走进群众心里,成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暖心工程。一是紧扣“排查”环节,找准帮扶对象。每月组织村级干部、网格员入户走访,掌握本辖区劳动力务工地点、务工收入、联系方式,排查就业风险点,找准“零就业”户、有就业意愿人及培训意愿人,建立实名制台账。二是紧扣“研判”环节,因户因人定策。对走访发现的“零就业”户、务工不稳定户和有就业意愿未就业劳动力分类汇总,逐人研判、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就业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进行帮扶。三是紧扣“帮扶”环节,靶向落实政策。对已实现就业人员落实好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对未就业人员提供“131” 就业服务,宣传政策、提供岗位、动员务工;对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无法就业的脱贫(监测)户,推送至民政部门予以兜底保障。四是紧扣“更新”环节,提高数据质量。在各村(社区)聘任就业信息员84人,每月21日前更新就业实名制台账。县人社局和镇(街道)每月对务工数据质量进行抽查通报,对疑似问题数据督促核实补正,做到“劳动力底数清、劳动能力清、就业状态清”。

聚焦政策扶持 激发就业驱动力

柞水县把落实就业奖补作为驱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的“硬核”举措,最大限度激发就业活力,不断提升服务对象获得感。一是做好就业托底保障。按照“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要求,累计开发护林护路、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2548个。严格执行评议、公示、报告、批复等公益性岗位聘任程序,避免福利化安置,为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稳定收入等“三无”脱贫劳动力就地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扶持就业载体发展。大力扶持社区工厂、帮扶车间、就业帮扶基地等就业载体项目建设,鼓励就业载体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认定就业帮扶基地19个、社区工厂14家,累计带动就业2028人,其中脱贫人口807人,发放一次性岗位补贴34.5万元,水电房租补助8.67万元。三是推动奖补应享尽享。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关政策及实施细则》,2023年上半年针对脱贫劳动力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7.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35万元,免费技能培训517人。印发了《关于做好一次性交通补助及一次性求职补贴政策落实工作的通知》,将惠及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9000余人。

柞水县通过产业引领、品牌建设、劳务协作、动态监测、政策扶持,一是拓宽了就业渠道,解决了脱贫群众稳定就业和收入问题,全县脱贫(监测)劳动力累计务工达1.91万人,较上年度增长0.5%,有劳动力户每户至少1人就业。人均工资性收入1.02万元,较上年度增长1.6%,人均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76%,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二是提高了产业劳动者技术技能素质,强化了产业人才支撑,推动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同时促进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回流,青壮年劳动力既能在家门口挣钱,又能照顾家庭,实现了“挣钱养家两不误”,提高了群众幸福指数。三是实现了精准帮扶,对已就业创业人员落实好就业补贴政策,对有就业意愿未就业劳动力靶向施策,帮扶就业。密切了干群关系,激发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下一步,柞水县将继续坚持“四个不摘”要求,延续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抓实技能培训、做强劳务品牌、加强权益维护等政策措施,稳定就业存量,扩大就业增量,提高就业质量,以“稳岗就业”助力脱贫群众收入稳步提高,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本文来源:商洛新闻网

我要说两句

云雾山水来自陕西 - 10-30

把稳岗就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