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
今天是

省级非遗 | 镇安汉剧

来源: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2022-11-02 11:41:09
217904
发表于陕西

汉剧

也叫“汉调二黄”

原称“山二黄”或“陕二黄”

俗称“土二黄”

微信图片_20221102111248.jpg

1914年改名为汉剧

属陕西戏曲的主要剧种之一

汉剧在各地形成的年代不同

但就镇安的汉剧而言

清末民初已形成一定规模

崛起于当地的

“三合”、“四喜”、“五福”

三大班社

可以说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

微信图片_20221102111258.jpg

各类艺术尤其是

戏剧艺术总是在

自然与不自然中

相互交流 相互融合

相互贯通 互为一体

加之当时西安

“鸣盛社”和“庆义社”

的艺人大量南上

久而久之

关中、商洛两派合而为一

从此

镇安也就自然的成为

汉剧传承、发展的中心要地

微信图片_20221102111308.jpg

镇安汉剧为

双声腔(西皮和二黄)剧种

其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

声腔不同

不仅表现情绪有别且板式不一

西皮刚劲有力

明快爽朗

长于表现喜悦、欢快

活泼、轻盈等情绪

二黄则浑厚典雅

节奏平稳

适于表现悲愤哀怨、静思惋惜之情

微信图片_20221102111319.jpg

镇安汉剧分有文场和武场

文场的主奏乐器为京胡

另有京二胡及月琴等

音乐是剧种的决定者

剧种是音乐的体现者

这是中国戏曲最为明显的标志

同时

也是中国戏曲最为突出的个性特征

对镇安汉剧来说仍不例外

她同属于中国戏曲的四大声腔

(高腔、昆曲、梆子腔、皮黄腔)

之一的皮黄腔系

即西皮和二黄

微信图片_20221102111338.jpg

汉剧运用传统戏曲程式的表演形式

依照历代剧目中的不同

体裁、人物、性格、身份、地位等

结合传统戏曲(汉剧)十门角色

(即行当、一末到十杂)分别扮演

尤其是传统剧目中的净角(花脸

一般均有固定脸谱

在服饰、穿戴等方面也都

在相对严格的固定模式

微信图片_20221102111353.jpg

流传在镇安的汉剧传统剧目

按照当地艺人的说法

将其分为“三本半”

即封神、列国为一本

秦、汉、三国为一本

唐、宋、元、明、清为一本

无朝代的外传、野史为半本

至今流传在镇安这片

土壤中的汉剧剧目有

《一捧雪》《二进宫》《三官堂》

《四进士》《五雷碗》《六月雪》

《七人贤》《八件衣》

《九华山》《十道本》等300余本

本文来源: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

我要说两句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