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
今天是

把根留住

来源:商洛日报
发布日期:2022-08-09 13:09:22
6693
发表于陕西

我与故乡的关联,最直接的就是那几间老屋了。

前些日子,和弟弟一起回老家行人情,同村的刘飞引我们去看他的老屋。他也是在市上单位工作,村里的老屋也没有翻盖。不久前见村里人用钢架、树脂瓦做屋顶,美观大方,经济实惠,便把自家老屋收拾了。屋顶修缮之后,不仅整齐美观,重要的是,再也不用担心漏雨。他建议我们也花上万把块钱把房顶拾掇一下,20年内就可高枕无忧了。

想想也是。多年来,每到夏秋雨季,总是担心老屋出事。前些年房侧的老核桃树一个大枝被风雨摧折,曾砸坏过房子一角。这些年屋顶老瓦损坏,漏雨的不少。特别是屋檐四角,瓦掉落不少,椽头都有些朽了。前年的时候,请叔伯哥们用石棉瓦给苫上,但每遇风雨,总会被冲刷得滑落移位。再不收拾,恐怕经不起几场风雨冲刷了。

村里土房已经不多。我家这老屋是老人手上留下来的,盖起40多年,基本没怎么住过人,就成老古董了。前些年重点镇建设的时候,一些在外工作的人都回到村里扒了土屋盖楼房,三层四层的砖楼,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起来。村子面貌焕然一新,但也显得拥挤了许多。

对于我们而言,老屋已无多少实际价值,但它毕竟是一个象征,是根之所在。总不能任凭风吹雨打,在自己手上垮塌消失吧!

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今身处城中,满目皆是高楼广厦。这乡下老家的破旧土屋也是该“庇护”一下的了。

于是找村上人要了干这工程的老板电话。联系好后,工头前来测量屋顶面积。至于价钱,人家做得很多,都是官价,按面积、材质计算就是。也不用繁文缛节的什么条文合同,当面讲好,微信上转了千元定金,君子协定就算完成。其余的,我就什么都不用管了。

几天后,干完别处几家的活,他们就来了。

这是一群朴实快乐的农民工。四五个人,一辆工具车,材料、工具同时到场。钢架、树脂瓦、屋脊、护沿等等,都是按尺寸制好运来。搭梯子上房,开始工作。老板既是工头,又是技工,伙伴们配合非常默契。我坐在核桃树下乘着凉,带着好奇与欣赏的眼光看着他们劳动。上午有些微风,虽然不是很热,但伏日艳阳下的劳作,确实很辛苦,看着他们轻松愉快的神情,又似乎感受到一种在大舞台上艺术创作与表演的快乐。聊天中,一位工友说,你说干啥不辛苦?无事可干才生烦恼,有钱可赚是真快乐。这活儿对我们来说算不了啥。这就是咱老百姓的生活嘛!

劳动是快乐的。这是一句老话,更是至理名言。近两三年,疫情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搞商务、做企业的朋友都在叹息生意难做,无活可干。可这一伙做彩钢瓦的,却在广阔的农村打开了市场。老板厚厚的笔记本上,预约和安排的工程名单排列得密密麻麻。干活过程中,还不时有人电话联系与邀约。我和陪着聊天的表弟和村里伙伴大致算了一下,他们的年收入,实实在在应是我这号称“高级知识分子”的工薪一族好多倍呢!

下午6时许,4间房的屋顶就妥妥帖帖地安装完工了。

崭新的屋顶在夕阳中熠熠生辉。虽然墙体依然是旧的,但却真的让人有了旧貌换新颜的感觉。工头说,我保你20年不用担心漏雨了。20年,基本上又是一代人了。对我而言,保住老宅,就是留住了根,灵魂的故乡情怀已足够寄托。对于已与故乡拉开了一段距离的子孙后代,他们是否会怀念故乡,如何对待故乡这点微不足道的遗产,就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了。

许多年前有一首歌,听起来有点怆然,却是提出了灵魂之问:“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却在命运中交错。”经过多少岁月,终于明白,能够让血脉再相连的,就是留住我们的根。这样的心路历程,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深深体味到了。愿我们的孩子也能听听这首老歌,也能记起这座老宅。

本文来源:商洛日报作者:刘少鸿

我要说两句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