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
今天是

商於古道:星光璀璨的诗歌之路

来源:商洛日报
发布日期:2021-01-21 09:20:18
10980
发表于陕西

时光总会给人留下或长或短、或优雅或悲伤的历史印迹,让后世的人们去探知、去追寻。春秋战国以来,从关中通往中原和东南的路径,除潼关、函谷关一线外,另有一条捷径自长安起,中经蓝田、商州、丹凤、商南,东至河南省内乡县於村,绵延600里,历史上称为“商於古道”。

商於古道,春秋战国时称为“武关道”,唐时被称为“商山路”。唐时的商山路驿馆众多,从灞桥到蓝田之间设有蓝桥驿、蓝田关等6个驿馆,商洛境内设有北川驿、仙娥驿、商於驿、棣花驿、四皓驿、桃花驿、武关驿、青云驿、层峰驿、富水驿(又名阳城驿)等12个驿馆。由富水驿再向东,即进入河南省境。 

从地理位置和驿馆设置的密度看,商山路自古就是联系关中与中原、东南各地的交通要道,同时又是商客交易、文人往来、官宦履职的必经之道,客观上促成了文化的大传播、大融合、大繁荣,在这条古老的驿道上,现存有大量的诗歌遗迹和传说。可以说,“六百商於路”既是一条中国西北与东南的交通要道,也是一条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诗歌之路”。 

地处鄂豫陕三省接合部的商洛,地域特色鲜明,文化类型多样,是我国少有的融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文明为一体,南北文化交汇、秦楚先民融合、远古文化遗存丰富、现代文化积淀深厚的一片文化沃土,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商於古道”横贯商洛的商州、丹凤、商南3个县区,不仅跨度长、沿途文化遗迹众多、自然景观秀美,更重要的是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在这一段古道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不朽诗作,客观上形成了以丹凤武关为中心的“诗歌之路”。 

大唐时期,我国诗歌呈现出空前绝后的繁荣景象。到了中唐、晚唐期间,随着朝廷对商山路和沿途驿馆多次修治,人流物流量不断增加,大凡举子、文士、官员、使节或上京赶考、或职务调迁、或视察州县、或奉旨拜谒,都经过商山路,所以,唐末诗人王贞白在他的诗中,把“商山路”称为“名利路”。 

纵观文人墨客在商山路上留下的诗歌,主要集中在蓝田关、牧户关、仙娥驿、商山、四皓墓、武关、富水驿等几个点上,其中以描写仙娥、商山、四皓、武关的诗歌居多,单就描写四皓的诗歌就达500多首,有感慨路途险阻的,有吟咏商山、商洛风俗及商洛物产的,有评价商山四皓及武关的,有争论驿站名称的,特别是商山路沿途的自然风光,诸多过往诗人对它都有过美妙的赞誉,这些诗歌至今人们耳熟能详。 

商於古道行路之艰难,在诗人的笔下是不可不写的一笔。唐代诗人孟郊就有“一身绕千山,远作行路人。……商岭莓苔滑,石坂上下频”的描写。明人吴显的诗句“乱石深处是商颜,石磴险地鸟道间”,则从另一个侧面对古道的奇、险作了描摹,形象逼真,入木三分。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当属唐代诗人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脍炙人口的名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诗人顶风冒雪艰难地行走在秦岭山中,正好遇见了他的侄孙韩湘子,便情不自禁地将一腔心事倾泻了出来,情景交融,跃然纸上。 

仙娥峰和仙娥湖,作为商於古道上风景秀丽的景观,自然也不会逃过诗人锐敏的目光。唐代诗人白居易《仙娥峰下作》诗曰:“我为东南行,始登商山道。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参差树若插,匼匝云如抱。渴望寒玉泉,香闻紫芝草。青崖屏削碧,白石床铺缟。”诗人不但吟出了仙娥峰之险、美,就连那里的树、云、泉、草、崖、石都给予了惟妙惟肖地描写,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商山位居商於古道中段,又是商洛最具代表性的名山,历来都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唐代王贞白《商山》诗曰:“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四皓卧云处,千秋叠藓生。昼烧笼涧黑,残雪隔林明。我待酬恩了,来听水石声。”既写出了商山路的繁华,有描出了商山雪霁之美。唐代赵嘏诗云:“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当昼火云生不得,一溪萦作万重愁。”则道出了商山春、秋迷人的景色。山水田园诗派领军人物、唐代诗人王维在《送李太守赴上洛》一诗中这样写道:“商山包楚邓,积翠蔼沉沉。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气势壮丽宏浑,将商於六百里的地理位置、多娇山河用寥寥数笔尽数概括,呈现出了商山的空灵之美。 

商山既是一座景色秀丽的名山,也被人们称为“隐山”。秦末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东园公唐秉、甪(lù)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四位博士,因避秦焚书坑儒而隐居商山,四位老者皆品行高洁、银须皓首,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四老登上商山,只见千山苍苍,四野茫茫,泉石清幽,草木含情,比起京都咸阳,真是人间净土。这儿听不到刀枪鼙鼓的惊鸣,看不见残暴无道的杀戮,见不到争宠斗势的恶棍,觉不到尔虞我诈的寒惨,也没有卖官卖爵的小人,遂决心“岩居穴处”“紫芝疗饥”。他们过着采食商芝、栖身洞穴的清贫生活,曾赋有著名的《紫芝歌》,流传于后世。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贫贱之肆志。”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后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次子如意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着急万分,便遵开国大臣张良之意,数次自驾车于商山,诚请四皓进宫辅佐。四皓屡拒不济,遂应允。刘邦知道后,为太子盈的苦心所感动,又见有四位大贤辅佐,便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称汉惠帝。 

历代过往文人骚客在商山留有诗文百余篇(首),盛赞四老淡泊名利、坚持道德操守的高风亮节,尤以唐代诗人李白的《商山四皓》最为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诗云:“白发四老人,昂藏南山侧。偃卧松雪间,冥翳不可识。云窗拂青霭,石壁横翠色。龙虎方战争,于焉自休息。秦人失金镜,汉祖升紫极。阴虹浊太阳,前星遂沦匿。一行佐明圣,倏起生羽翼。功成身不居,舒卷在胸臆。窅冥合元化,茫昧信难测。飞声塞天衢,万古仰遗则。” 

武关,作为“秦之四塞”的重要关隘,在古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被历代无数诗人所吟唱。南北朝周弘正《入武关诗》云:“武关设地险,游客好邅回。将军天上落,童子弃繻来。挥汗成云雨,车马扬尘埃。鸡鸣不可信,未晓莫先开。”道出了武关地理位置的险峻。唐代诗人元稹在《西归绝句十二首》中这样吟道:“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表现出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战国相持竟不休,武关才掩楚王忧。出门若取灵均语,岂作咸阳一死囚。”唐代胡曾的诗作《武关》,则把我们带到了烽火连天的战国时代。 

商山路既是“名利路”,沿线的物产又丰富奇特,自然风光宜人,因此诸多文人骚客每到商洛来,都会触景生情,情动于衷,留下情文并茂的佳作。诗仙李白到商洛访“四皓”、游仙娥溪,信口发出“我行至商洛,幽独访神仙”的感叹。大诗人白居易走商於、登商山,“七年三往复,留诗数十首”,晚年客居洛阳还向朋友夸耀说:“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中。”北宋诗文革新先行王禹偁,贬官商州团练副使500多日,留诗200多首,举凡商洛的山水名胜、风俗人情、生产生活、花木虫鱼,都在他的笔下熠熠生辉。 

清代商州籍贡生王时叙,在北京候补期间,数月之间写了百首竹枝体七言绝句,字里行间充满商州的乡土气息和诗人的怀乡之情。古往今来,商洛产生和流传的诗歌有多少,无人能够说清。仅唐一代,在商洛留下作品的大家就有李白、白居易、元稹、柳宗元、韩愈、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人。 

今日的商洛,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重振商於古道“诗歌之路”的雄风正当其时。省委、省政府将商於古道文化景区列入全省十大重点文化旅游景区项目之一,进行重点支持。目前,古道上一个重要的驿点、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棣花古镇景区已初具规模,吸引了无数游客。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古道上其他项目的相继实施建设,商於古道必将形成“闯王文化”“平凹文化”“戏剧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与“诗歌文化”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喜人景象,促使商洛旅游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商於古道上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将再次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本文来源:商洛日报作者:程毅飞

我要说两句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