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
今天是

山阳:生态扶贫扶出小康路

来源:三秦都市报
发布日期:2020-11-17 18:02:06
28951
发表于陕西

“今年核桃结得繁茂,我家打了有300斤,一斤干果卖到5块钱,最近全都被客商上门收走了!”11月10日,正在山阳县林业局技术干部指导下修剪核桃树的小河口镇袁家沟口村村民何长学高兴地说。

何长学种植核桃增加收入,这是曾经的深度贫困县山阳县依靠生态扶贫增加广大贫困户收入的一个小缩影。近年来,山阳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紧扣“国土增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目标,以脱贫攻坚总揽全局,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之路,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三大带动”,突出政策扶持、包抓帮扶、产品销售“三大创新”,重点在“强药、稳果、扩菌、优畜”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果、林药、林菌、林禽、林畜、林麝、林蜂等区域特色产业,不断优化技术服务,落地落实补偿政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全县脱贫摘帽作出了重要贡献。

林业产业  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

11月11日,山阳县法官镇两岔口村村委会院子笑声不断,村民们拿着刚领到的钱,脸上笑着心里乐开了花。

“现在有事做了,还能挣钱,再也不像过去。”刚走出院子的两岔口组五保户冯发财高兴地说,“家里1.2亩土地流转给了陕西智源食品公司的核桃基地,平时在这里打工,当年我就实现了脱贫。”

“我们公司在两岔口村建设了1500亩的良种核桃种植基地,今天是专门来给大家兑付地租和工资的。”陕西智源食品公司工会主席姬春旺告诉我们,基地带动了当地160多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700多元。陕西智源食品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产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公司主体经营,农户参与管理,带动贫困户依托产业增收脱贫,实现了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共赢。

近年来,山阳县坚持把中药材、林果产业作为四大脱贫产业的优势支柱产业来抓,并与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相挂钩。先后出台了《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产业扶持办法》《考核办法》《关于加快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等激励政策,明确土地流转补助和企业带动贫困户扶持标准,县财政每年预算不少于1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核桃、板栗、中药材、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的标准化管理、基地建设、实验研究、科技创新、品牌创建、服务体系建设、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和示范工程,有力保障了林业产业带动脱贫户增收的鼓励性政策落实。

同时,积极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切实发挥带贫益贫作用。全县发展了陕西智源食品有限公司、山阳县家金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以核桃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4家,开发了以核桃油、核桃糖、核桃露等为主的系列产品6大类13个品种;培育中医药化工企业15家,发展了陕西必康制药、陕西德润康等中医药产业园3个;企业领办基地4处7800亩,带动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等方式实现了稳定增收。

随着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山阳县从生产、加工、销售、三产融合等四个方面,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传统企业优化升级,健全和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把贫困户嵌入产业链,让贫困户分享林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三产发展多个环节的收益。

科技保障  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时下正值核桃科管季节,走进山阳县各镇村,家家户户都会说起核桃种植给他们带来的收入,群众对房前屋后的核桃树、核桃园的修剪、扩盘、施肥等科管措施更加精心,到处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11月13日,小河口镇袁家沟口村的一处核桃园里,站了一圈儿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甚是热闹,都在等待县林业局技术干部的到来。

不一会儿,一位脚穿黄胶鞋的技术员来了,大家立即围拢了上去。只见来人没有多余的话,上来就站在核桃树边示范核桃树整形剪枝技术。这人是山阳县林业站高级工程师房堂来,只见他在树梢上行动自如,步伐稳健,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讲解知识,俨然看不出已经58岁了。

近年来,山阳县不断加大对林业产业的科技投入和服务力度,为贫困户稳定增收提供了科技保障。在林业产业发展中,坚持以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实行县级领导包片、部门一把手包镇、技术干部包基地的“领导抓点示范”工作机制,县级领导和镇办主要领导各抓1处标准化管理示范点,一定5年不变,实行挂牌管理,插标立记,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全县落实核桃“三书三长”示范点54个3.2万亩,综合科管“十项措施”压茬推进,辐射带动其他贫困村核桃产业标准化管理,达到提质增效助脱贫目的。

同时,不断深化“校企、院企”合作,先后与西交大、西农大、省中药研究所联合组建研发团队,开发相关产品33个,推广新技术12项,引进中药材新品种16个,核桃优良品种16个,板栗优良品种5个,樱桃、葡萄、猕猴桃等新品种6个。积极开展优良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科学栽培管理、实用技术推广等课题研究,年培训农民1.5万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万余人次,涌现出一大批“田秀才”“土专家”,有效提升了广大贫困户的实用技能和综合素质。

公益岗位  既保护青山又保障贫困群众收入

11月12日,虽然天气寒冷,但山阳县色河铺镇夏家村的肖福银却一点没闲着,他一大早就出门上山了,沿着固定路线在山林里巡查一圈,回家时已临近下午了。“既然咱做了护林员,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对得起这份工资。”老肖说,这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不去转一圈,晚上睡觉都不踏实。像肖福银这样的生态护林员,山阳县一共有1714人,他们全部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走上公益岗位后,户均年增收5000多元。生态护林员日常管理由镇村负责,上岗前由镇办统一组织培训,每季度镇村组织护林员开展一次林业法规、病虫害防治、林业实用技术、森林防火等知识的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4次。

山阳县林业局积极组织生态护林员开展“三个一”创建活动,即每人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发展一亩经济林园、户均年增收一万元。全体护林员认真履职,积极学习果树修剪、森林病虫害防治、经济林田间管理、中药材种植等实用技术,利用自身各方面优势,引导和带动当地群众和贫困户发展林业产业、中药材、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加收入,对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来源:三秦都市报

我要说两句

云雾山水来自陕西 - 12-02

生态扶贫扶出小康路!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阅读